直播吧游戏规则玩法

你的位置:直播吧游戏规则玩法 > 新闻动态 > 如果你家的老人,总是对子女暴躁,对外人和善,就让他看这篇文章
如果你家的老人,总是对子女暴躁,对外人和善,就让他看这篇文章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人与人交往,人情不可能一模一样。

正如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的:“中国式亲密关系里,藏着最深的双标。”

一些老人,在小区里和人交谈,无话不说,一下子找到了“知音”;把亲戚看得很重,借钱特别大方;和朋友同学聚会,舍得花钱。

老人在子女面前,就抠抠搜搜,动不动就嫌弃子女这不好那不好,还说儿媳女婿的坏话,也瞧不起孙辈。

为什么老人总是对子女暴躁,对外人和善?其中的原因,三五句话说不清,总之是老人糊涂。

你让老人看看这篇文章吧,就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,谁才是靠得住的人。

图片

01

第一种情况:老人一旦躺在床上,外人再亲只偶尔来看你;子女孝不孝,都会陪你,忙上忙下。

人情好不好,大病一场就知道了。真的,生病是对情感的最好见证。

老人生病了,一开始会有很多的亲戚朋友,带着礼物,拿着小红包,来病床前,嘘寒问暖。

这些外人,都客客气气的,说一些很鼓励人的话,让老人觉得特别温暖。

但是这些外人,也只是来看看,不会长时间陪伴。

老人一年住院好几次,外人就慢慢走远了,都不来看了。

热闹的场景过去了,剩下来的,就是孤独——陪伴老人熬过病痛的孤独的,只有子女。

子女听说老人病了,也许会骂骂咧咧,觉得要花钱了,心痛啊。但是子女还是来到病房,询问医生,要怎么办?

夜里的陪护,也多半是子女在做。就算有护工,子女也会常常来,担心有意外情况。

老人要是住院一个月,外人来看也就是一两天,而剩下的二十多天,还是子女在想办法。

老人卧病在床多年,外人几乎不来了。就是兄弟姐妹,也是过年过节来看看。

子女呢?虽然是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但是子女还是把老人的一切,都照顾着。起码端水送饭、擦洗、推轮椅,是有的。

图片

02

第二种情况:老人吃了很多的苦,外人会表示同情,但只是嘴上功夫;子女不理解老人,但却承担了老人的一部分苦。

很多老人,喜欢诉苦。外人听老人说自己多苦,一下子就引起了共鸣,就是一些无法共鸣的人,也表示“同情”。

尤其是小区里,年纪差不多的老人们,凑一起,真的什么话都可以说,亲密到不可想象。

可是老人们发现了吗?自己的苦,外人只是嘴上表示同情,理解,并不会承担。

老人一大把的苦,最后都落到子女身上,也靠子女来解决苦难。

身体落下残疾的老人,走不动了,主要靠子女推轮椅;老人的轮椅,也是子女去买的。

老人一瘸一拐地走路,出门,真正担心的,还是子女。

老人若是痴呆,走丢了,满世界寻找的,也是子女。只是子女会很不耐烦,说一些怨恨老人的话。但是子女一直都在找。

失去老伴的老人,余生怎么安排?真的行动不便,就会住进子女的家。

外人的房子很大,老人你去住几天试一试,保证吃个闭门羹。这就知道,为什么子女的家,不太好,仍旧要说“好”了。

老人没退休金,外人可能出于同情,给一些白菜萝卜等。但是真正长期给赡养费的人,是子女。

子女不喜欢听老人诉苦,但是子女一直在解决老人的痛苦。老人过去犯下的错误,狭隘格局的后果,还是子女的承担。

图片

03

第三种情况:老人有什么大事,外人随礼,送个大红包,可是迟早要还回去;子女不给红包,但是给老人的事情托底,也不要还什么。

很多老人,和外人互相礼尚往来,不亦乐乎。每次拿到红包,好像自己沾光了一样。

其实,老人和外人互相送礼,不过是你给我几百,下次你有事情,我还给你几百,彼此做了一次交易。

子女就不同了,一旦给老人钱,就不会要回来。这是真给了。

我的母亲,过生日的时候,来了很多亲戚朋友,都送了红包。母亲总是说,这个亲戚好,那个同学好。

我回了母亲一句:“这些红包,在你的亲戚同学过生日的时候,不都要还回去?不都是你自己 的钱?”

接下来,生日宴的开支,是我买单。开销,达到了五六千。这不比一个一两百的红包强?

多少老人,为外人的一两百礼金,兴高采烈,说得天花乱坠;却看不到子女花的几千几万,太可悲了。

图片

04

有一个词语,叫“远香近臭”。大部分的老人,都困在这一个词语之中。

每天和子女、儿媳女婿在一起,各种不愉快的事情,就会被记住,从而看谁都不顺眼。

外人是不会住一起的,是隔三差五见面,互相祝福,送礼等,一些乱糟糟的事情,也不一定看到。外人也习惯展示自己最暖心的一面。

人是很奇怪的动物,把坏事记得特别清楚,就像身体的一道伤疤;把好处就忘记了,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。

如果老人长期得到子女给的好处,老人是不会感恩的,老人认为,这是“鸦有反哺之义”的道理,万一子女在一段时间里不给好处,那就一蹦三尺高。

有句话说得好:“家是唯一能卸下面具的地方。可面具戴久了,连自己都分不清哪张脸是真的。”

没事的时候,静下来,想一想家的好处,想一想家庭内外的关系。

原来,外人再好,都是花架子;子女再不好,也是实干家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